二战风云为什么要海城
海城作为战略要地,其核心价值体现在资源控制与军事部署的双重优势。海域特有的石油和橡胶资源是后期高级兵种研发的关键材料,而海城独有的造船厂功能可直接生产航母等海军单位,形成对陆地的远程压制力。海城通常位于地图交通枢纽,控制海上航线可切断敌方资源运输线,同时为盟友提供快速支援通道。这种地理特性使海城成为中后期军团争夺的焦点。
海城的防御体系与其他城市存在显著差异。由于海军单位移动速度普遍高于陆军,玩家需优先建设岸防炮和防空塔,而非传统城墙。海军基地的等级直接影响舰船生产速度,因此初期需集中升级港口设施。海城陆地接壤区域较少,但需警惕敌方空降部队偷袭资源仓库。合理的做法是将侦察机部署在近海区域,配合雷达站实现预警全覆盖,避免被敌方潜艇或轰炸机突袭。
从战术层面看,占领海城需采用海陆协同作战。单纯依靠海军火力难以突破高级岸防,建议先派遣陆军工兵拆除沿岸地雷,再由战列舰进行远程火力覆盖。若敌方驻守航母编队,可优先出动潜艇部队消耗其舰载机。占领后需立即修复被摧毁的船坞,并生产至少两艘驱逐舰用于巡逻。部分玩家忽视海城周边岛屿的控制权,实际上这些岛屿可作为前沿哨站,部署远程火炮封锁敌方海军重生点。
长期持有海城需要平衡资源投入与战略收益。建议将30%的钢铁产量分配给海军单位维护,同时保持至少三支满编运输船队用于跨海域资源调度。与内陆城市不同,海城的民心值会因海盗袭击持续下降,需定期派遣特遣队清剿海盗据点。科技树应优先点亮深海勘探和舰载机改良,前者提升石油采集效率,后者增强航母作战半径。放弃海城控制权可能导致军团失去制海权,进而陷入资源匮乏的被动局面。
拥有海城的军团往往能主导贸易协定谈判,通过海上关税获取额外黄金收入。在跨服战场中,海城常被系统默认为空投补给点,占领方可获得稀有装备图纸。需海城易攻难守的特性要求玩家必须与盟友建立实时通讯机制,确保遭遇突袭时能快速集结支援部队。这种协作需求客观上促进了军团成员间的战术配合深度。